陈宏:《何以中国》何以红?——在纪录片《何以中国》交流分享会上的发言

2024-6-6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尊敬的干超导演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与大家相聚,一起参加纪录片《何以中国》的交流分享活动。

首先,我要代表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对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文明探源题材类型的纪录片可谓异军突起:纪录片《又见三星堆》从大众视角透视考古人的工匠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成长演进。它伴随式记录了三星堆新发现的3~8号坑发掘的全过程,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考古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纪录片《中国》通过挖掘古代中华文明中对今日中国社会最具深远影响的人与故事,回溯中华文化渊源,为观众呈现悠悠千年古国的精神图腾,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历史画卷。《寻古中国》这部纪录片深入梳理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为观众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文明演进故事。每一集都像是打开了一个历史的宝箱,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一部叫做《良渚》的纪录片,它带领观众沉浸式探古寻今,为良渚文化的继承提供了佐证……这些纪录片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一次次深入探寻和深情回望,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为了让观众了解历史,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观看和品味。

而今天我们要专题交流分享的纪录片《何以中国》,也是一部文明探源题材的最新力作,它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由纪录片导演干超作为总导演,带领团队制作了8集大型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系统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形成与早期发展,共分为《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交出了一份宏大、深邃又生动的时代文化答卷。

该片自去年12月开播以来,电视大屏累计曝光超7亿人次,在东方卫视首播时获全国纪录片收视率第一。互联网端传播成绩也突出,全网各端传播总量突破50亿次,播出期间同时高居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百视TV的纪录片热播榜、热搜榜之首,用户打分均超9.5分。其中,优酷站内开分9.8,热度破8000,成为优酷纪录片频道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开分和最高热度。 一万多用户在豆瓣打出9.1分,位列2023年度全网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第1名,并入选“2023年度文博行业十大热点事件”。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纪录片《何以中国》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的双爆棚,是名副其实的一部现象级作品。《何以中国》何以走红?今天就让我们和导演一起,穿过影像的表面,去解码这部纪录片破圈走红的秘诀。

《何以中国》画面精美、旁白精彩,思想精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文历史波澜壮阔,堪称史诗级大片巨作。该片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神来之笔:倒叙从秦汉开始。从叙事来讲,选择倒叙形式,先抛出答案,再讲解答题思路,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倒叙不是从当下的今天开始,而是从秦汉开始,绝妙之中体现了主创者高妙之处。《秦汉》的最重要特征,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以“秦汉”为序章,然后第二集一下子倒序到“一万年的文化史”的源头,从“摇篮”开始讲述到“天下”的正向发展历程,这种倒叙的处理堪称神来之笔。

本系列(季)《何以中国》需要解决几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二是中华文明为何会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道路?三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四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如何?上述课题都能从中华文明的发端到秦汉时期得到解答。如果还要做第二、第三系列(季),则可以顺理成章继续从秦汉之后的唐宋元明清做起。

第二,虚实相生:以考古学之真和剧情演绎艺术之美编织出一部中华文明溯源的史诗巨作。该片影像及其意境的营造呈现虚实相生的特征。虚境由实境诱发升华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建立在扎实的实境基础上;实境在虚境意象的统摄下运用,虚实孪生,辩证统一,相生相融,共同构筑起荡气回肠的人文景观和视觉盛宴。要特别强调的是,该片的实是来自考古学的真。用考古学的求真成果为该片的文明溯源真实性作背书,这应该是天底下最大的可信度了。正如第一集黑夫与惊的剧情故事,如果没有故事结尾处安陆城外“睡虎地”四号墓里出土的一封家书竹简,前面的剧情演绎就失却了根基,再精彩也毫无文献价值;但是如果只是两片竹简,再加若干空镜,哪怕再美,审美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不但考古之真符合历史真实,而剧情化演绎也极为考究。摄制组集结了上百位考古历史学家,在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最强专家阵容指导下,以考古遗址和文物为过硬的参照依据,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影视复原建构,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做到了“每一幕都有出处”,且虚实相互交融,丝毫没有违和感。


第三,文字之美:该片旁白文字书写如行云流水,优雅、精准、内敛而又富有深意。随便挑出第一集解忧公主其中一段来读读吧:

这一年是甘露二年,解忧已经年近七十。她尚记得自己来时,明眸皓齿、风华正茂。如今遥望家乡时,她的眼神却越来越模糊。她怕再不回去,便忘记故土的模样。她一生里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这伊犁河畔度过,为了故国所赋予的使命,变了语言、改了习惯,默默地适应着这里的一切。她的三任丈夫、她的儿女,都在这里。但是,她不能忘记自己的来处,那灼灼的桃花,那苒苒的桑梓,那方正的文字,那绮丽的丝绸……这也是千百年后仍然嵌在中国文化里的基因,对故乡的眷念始终深深镌刻在骨血里。

这段充满了诗意的文字表达,使得观众不仅仅是在观看一部纪录片,更像是在品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人们在观看这段影片时,为屏幕下方打出的文字所塑造的解忧公主形象而深深感动。

“这一年是甘露二年,解忧已经年近七十。她尚记得自己来时,明眸皓齿、风华正茂。”开头简单几句就迅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让人好奇于一位年迈却不失风范女子的过往经历。“她怕再不回去,便忘记故土的模样。”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离乡人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这种对故乡的依恋是永恒的,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情感基因。“那灼灼的桃花,那苒苒的桑梓,那方正的文字,那绮丽的丝绸”,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描绘,更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具象化表达。桃花、桑梓、方正的文字和绮丽的丝绸,这些元素不仅代表了中国的自然之美和工艺之美,更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对故乡的眷念始终深深镌刻在骨血里。”这句话再次强调了中华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代代相传。

这段旁白文字通过解忧公主的生平,巧妙地将历史与个体命运交融在一起。她的一生不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她的变迁、适应和思乡之情,正是对历史上无数同样漂泊在外的中国人的真实写照。离别故土的悲伤、适应新环境的艰辛、对故乡的思念,这些情感都在文字中得到了高度浓缩和升华。无论是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还是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和慰藉。

总的来说,《何以中国》的旁白文字用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这种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和由此生发的情感共振,是《何以中国》这部纪录片能够深深打动观众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四,人民史观:该片通过挖掘普通人的生命体验,使他们成为宏大历史叙事的主角。《何以中国》写了帝王将相,也写了才子佳人,但笔墨之间始终不忘歌咏底层民众,赞美普通百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这个理念贯穿全片。该片中胡歌扮演的啬夫弘日复一日重复着驿站简单乏味的工作,但他认真做好每天的每一件事,哪怕记录阵亡士兵的名录,也要先净手,体现了主创者对普通民众的生命礼赞。

在《何以中国》中,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工匠们是另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普通人群体。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物展示,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兵马俑的细节之处显示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工作的极致追求。每一个兵马俑都有独特的面部表情和姿态,这不仅展示了工匠们的技艺,还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些工匠们虽然只是普通人,但他们的劳动成果却成为了历史的永恒见证,展示了普通人在宏大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何以中国》中还展示了汉代的太学课堂以及民间普及教育的故事,这些学子虽然在当时可能并不出名,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纪录片通过展示他们的学习环境、课程安排以及日常生活,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普通学子的奋斗和坚持。他们的努力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体现,展示了普通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通过激活和唤醒普通人的故事,该片让今天的观众隔着千年光阴,感受到古代先民的呼吸与心跳。这种手法让历史有了温度,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也体现了主创者的人民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英雄。

第五,鉴往知来:该片证明了、展示了和回答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现代语境下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刻生动解读的一部启示录。《何以中国》的重要思想价值在于通过回顾历史,理解现状,瞭望明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大师们回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开启了欧洲文明的新篇章。同样,《何以中国》是在当下背景下的一次文化溯源和思想出发,通过探寻中华文明的根源,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

纪录片通过具象化的视听语言,细致考察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中华文明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其核心价值和基本特征依然保存完好。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文化符号,无不体现出中华文明的韧性和生命力。连续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它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古代的文字、建筑,还是现代的科技和文化,都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何以中国》通过展示历代文化遗产,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创新性: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高科技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纪录片通过展示古今创新成果,回答了中华文明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问题。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统一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包容性:中华文明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互动,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和平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倡导和合、共生的理念,注重和平发展。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历史上的和平外交和对外合作,生动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何以中国》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一次回顾,更是新时代的一次出发。它让我们思考:如何让文明的符号和器物生长为有生命、有生机的价值?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里扎根?如何让历史中国连通现代中国?文化符号和器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不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更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不仅是过去的成就,更是我们今天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精神滋养。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大师们所做的那样,《何以中国》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进行一次文化的回归与出发,激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于1993年10月5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纪录片界成立较早的专业性学术团体,主要从事纪录片创作、推广及学术评奖、培训、交流等相关活动。31年来,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领导下,为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艺术水平,加强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在去年底换届选举大会上强调,新一届纪学会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推人推作品。要让那些长年默默躬耕在影像背后的纪录片编导们站到前台来,要像不遗余力推介影视剧主演明星一样推介纪录片编导主创们,因为他们就是纪录片的“主演”!

今天优秀纪录片《何以中国》走入中国传媒大学,就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交流分享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优秀的纪录片和纪录片“主演”们可以第一时间与师生见面,让主创与大家零距离交流创意灵感和创作幕后故事以及美学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气质,领略他们的风采!纪学会期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这样的形式,服务受众、服务行业、服务“主演”。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作为我国首座国家级传媒类综合性博物馆,传媒博物馆自2012年12月开放以来,依托中国传媒大学雄厚的文化、学术和人才资源,全力服务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并积极参与首都文化中心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建设。传媒博物馆在保存传媒文化遗产、传播新闻宣传思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我们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将和传媒博物馆共同推动纪录片的典藏、保护和传播的工作,持续助力中国纪录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我们将推动优秀纪录片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优秀纪录片展映和主创团队的分享交流活动,让在校学生感受纪录片的魅力,激发创作热情,增强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对纪录片创作精品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期许,今天就开了一个好头。

其次,我们将举办纪录片的主题展览,展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的纪录片作品。通过这些展览的纪录片,让大家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源远流长蔚为壮观的中华文明。

再者,我们将启动优秀纪录片的典藏和保护项目。通过将“十佳十优”年度优秀纪录片及其相关资料捐赠给传媒博物馆,博物馆将对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进行专业保存和展示,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永久保存和展示,让未来的受众可以籍此“热聊”曾经的中国,更可籍此明了“何以中国”。

最后,我们将推动纪录片学术理论体系建构,深化对纪录片在历史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塑造和艺术表达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纪录片研究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议题,推动纪录片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努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学术理论体系。

最后,预祝《何以中国》交流分享会圆满成功!



作者:陈宏,系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本文根据作者2024年5月21日在传媒博物馆纪录片《何以中国》交流分享会上致辞及交流发言等内容综合整理而成。


节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