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当代价值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吹响新时代文艺号角

2023-5-6

2023年新春之际,《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播出,再次掀起现象级诗词热潮。科教频道党总支秉持“从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找思路、找启迪、找答案”的理念,自主研发了《中国诗词大会》,迄今已走过八年的时光。八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发展为一档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节目。科教频道党总支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传统文化”。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美学精神”,在2021年12月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2022年,党的二十大再次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强调,电视文艺创作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审美、中国精神的文艺精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精神
八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以古典诗词为本位,以竞赛为模式,以诗词综艺为形式,努力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科教频道党总支努力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创作实践中,深入挖掘、形塑传统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精神。
节目将文艺创新聚焦当下现实,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中,用诗歌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生动阐释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始终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共情。历届诗词大会巧妙地将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北京冬奥、科技强国等社会热点议题融入诗题,在出题场景和题目设计上,突出新时代社会建设成就、科技成果。比如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中,航天员刘洋请大家为她出舱照片配诗词的情境;2022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新研发出一个滑雪动作,请观众起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位来自高铁体统的选手讲述了中国高铁技术仅用10年,就实现了对西方发展高铁超越,为世界高铁贡献中国方案......在选手身份上也精心构建出传统文化传承者、科技创新引领者、国家安全保卫者、生态文明保护者等不同角色,以突出现实贴近性和时代特色。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电视文艺创作理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审美性。文艺永远是时代的、民族的、大众的,永远是人民前进的号角。电视文艺作品始终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创作应紧贴艺术实践与现实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文艺观,才能回答好新时代的“审美之问”与“艺术之问”。《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注重表达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性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节目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从机长、农民工、学生到铁路工程师,将”诗”与“人”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运用故事化叙事策略,讲述普通人与诗词结缘的故事。
为突出诗歌跨越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艺术魅力,节目在选手设置上不仅选择了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还选择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选手,让诗歌题目落脚于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鲜活经历上。舞台上既有从小学习诗词的5岁小朋友,也有热爱诗词多年的91岁老人,有杜甫草堂小小讲解员,也有参与重庆山火救援的消防员,有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传递国旗的水族姑娘,也有用诗词装点窗帘店的“窗帘工夫妇”,通过讲述平凡人的诗意人生,展示了诗歌孕育心灵的魅力,以及诗歌所唤起的不同生命经验。在第一场节目中,导演还选择了一位澳大利亚少年安东作为参赛选手,并安排他现场展示了一段武术才艺表演,从而在“诗意”的普遍共性呈现之外,凸显出选手风格迥异的个性化特质。
《2023中国诗词大会》还注重从“情感”入手,突出故事的情感味与人情味,以诗感人,以情动人。比如第一集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诗词切入,通过一位亲自参与重庆特大山火灭火的消防员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群众自发欢送消防队员撤出,仅仅十几公里的路,市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的细节刻画,汇聚起温暖动人的情感力量,激发观众共情。
历经八年岁月积淀,《中国诗词大会》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通过普通人的诗歌故事传递情感力量,塑造当代中国人的美好心灵与精神品格,以一种融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的文艺风格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紧扣时代之变和人民心声,书写出“人民就是史诗,奋斗就是诗篇”的时代华章,传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电视文艺理念。

三、坚持电视文艺创作的现实贴近性
为拉近古典诗词与当下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2023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与现实紧密结合,将诗歌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努力提升诗词文化的现实贴近性,开掘综艺内容的流行性。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主题设计上,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提炼出十大热词——“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在题目设计上,节目紧扣鲜活的社会发展现状和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设计出“民间出题人”“诗词抢答题”“身临其境”“画中有诗”等赛制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巧妙勾连,激发参赛者能以一种当代时尚的生活美学方式,体验传统诗赋、琴棋书画的魅力。比如围绕“唐代西域点心你好奇吗”,主持人带领嘉宾老师“穿越”到唐朝的新疆阿斯塔那,看当时西域的四个厨娘如何制作点心;用舞台实景搭建、沉浸式情景“活化”古画《清明上河图》,重现北宋盛世和都城东京繁华;带领观众“穿越”回到汉代天文学家张衡身边,在他的引领下,指点星空,仰观宇宙......此外,节目还别出心裁地设计出“情景共答题”的环节,通过戏剧歌舞表演的方式出题,对诗题的“意境”进行沉浸式演绎。比如在第一期“欢喜”篇中,主创团队用真人现场歌舞表演的形式,复原出故宫藏品《福贵岁朝图》描绘的节庆场面,生动再现了清代孩童赏花灯、放鞭炮、滑冰车、折梅枝的风俗。
为进一步提升节目互动性与受众参与度,《2023中国诗词大会》还不断创新赛制。自第一季节目起,百人团同场竞技就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的一个赛制特色。在第八季中,团战赛制全面升级,家庭团升级为亲友团。在选手选拔上,节目设置了素人选拔、百人团对垒等形式。其中,百人团选手覆盖不同年龄段,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为增强互动,《2023中国诗词大会》还设置了“云中千人团”,运用5G通信技术和多人连线系统,使得身处各地的人群能以线上的方式同步参与答题、投票,完成实时性的全民诗词互动。
在出题环节上,《2023中国诗词大会》设计了“外景共答题”,以专家走访外景地的方式出题,提升体验感与趣味性。比如在第一场,主创团队设计了专家郦波考察浙江余村的场景。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郦波置身于余村的青山翠林间,实拍的自然空镜配合着描写绿水青山的诗句,实景与“诗意”交相呼应,加深了观众对古诗词的理解。在第十场中,导演特意设计了康震在春分雪景中出题的场面。春分那天,北京罕见地下了一场大雪。镜头跟随康震在雪地上穿行,带领观众如同置身现场,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雪花飘落的寒意。接下来康震出题,正好紧扣雪景,真实感与现场感不言自明。整个外景段落就这样用“实拍+体验”的方式,浑然天成地刻画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诗歌意境。

四、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努力践行的一个创作初衷,就是用古典诗词提升民族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为中华经典诗词在当今世界找到一片立足之地,让古典诗词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有机要素。八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努力运用符合当代大众审美旨趣的艺术形式、叙事策略和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古典诗词的大众化传播。《中国诗词大会》的持续创新所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在于,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应坚定文化自信,努力用符合当代审美旨趣的艺术、技术形式激活传统,重塑传统,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与影响力。

孙蕾蕾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编辑、
纪录片编导、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节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