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圆桌分享|时代的记录:“一带一路”与世界发展(上)

2024-7-8

编者荐语:
纪实的文字和影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最真实的历史注脚,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样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作者王辰现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
结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六大品牌——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评估体系、CDRC前沿发布、CDRC出品及中国纪录片论坛等活动,定期发布最新纪录片行业动态、学术影评、影片推介、节展征片等信息。

5月31日,2024·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共设特邀发言、主旨演讲、午餐会分享以及三场圆桌讨论会等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传播学者、纪录片导演及制作人们共聚一堂,共寻文明在人类发展中的价值,共商纪录片等影像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变迁产生的作用。本系列推送将围绕不同主题,持续推出嘉宾们的精彩发言集锦。


论坛现场以“时代的记录:‘一带一路’与世界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会,围绕着对世界与中国发展的记录与探索,与会嘉宾们分享了许多关于纪录片拍摄、研究和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心得体会。纪实的文字和影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最真实的历史注脚,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样本。在此话题下,中方代表王冰笛、葛云飞与现场嘉宾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圆桌座谈现场

王冰笛:
“纪录片拍摄,让无穷的远方和无尽的人们都和我产生了关联。”


新华通讯社音视频部纪录片工作室领衔编导王冰笛刚刚和团队拍摄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纪录片作品《共同之路》。座谈中,她用“命运与共”作为拍摄过程中感触的总结,并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她的心路历程。

《共同之路》海报

一、聚焦相似的故事与相同的情感

“做这个片子有很多心路上的转变。一开始所有编导都很抗拒,觉得这个题目离我们很遥远。而且要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拍,连国内都很难实现,这些远方的人又与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纪录片拍摄之初,团队内的编导都觉得这是个大选题难以入手,似乎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项目。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在一百多个人物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许多动人的片段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王冰笛提到,一位名叫萨达拉的肯尼亚儿童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从小便喜欢踢足球,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援建的“万村通”项目,萨达拉的家里有了电视,透过屏幕,他看到了更多关于足球的内容,打开了他的足球梦,让他离梦想更进一步。

《共同之路》画面

她说:“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在投入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慢慢跟他们共情,产生了连接,从一开始的‘与我无关’,到后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世界,但是我们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我们追求、梦想的渴望是相似的,关于爱情、事业、理想和梦想的一切感悟,这些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二、用相互理解的方式
讲述彼此的故事


纪录片《共同之路》中,分属六个国家的六个故事由当地的谚语开启。“不怕路途远,越走会越近”是哈萨克斯坦当地的名谚,它恰如其分地引出了经营跨境电商的夫妇利用丝绸之路开展事业、建立家庭的故事;老挝的故事中,中老铁路的开通让山区的姑娘希达成为了火车司机,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恰如老挝的谚语“不出家门则不见远方”;“星光指路,前程无忧”,在广袤的肯尼亚大草原上,电视为孩子们点亮了一个个梦想……“我们用不同的语言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我们追求的可能是不同的梦想,但是朝的是同一个方向。”


《共同之路》画面

“万千你我,命运与共”这个抽象的概念恰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中之意,在世界迎接同样挑战的时刻下,人类分享同一类情感,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结合体,在真正投入创作的过程中,纪录片创作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万千你我,命运与共”这个概念,并且以更巧妙的方式诠释在“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中。

三、拍摄合作的过程
本身就是“共同之路”

这部作品拍摄于疫情期间,因为外拍条件有限,片子实拍大部分依靠各个分社的记者们。海外有些站点只有文字记者,他们从零开始接受纪录片拍摄的培训,在这样的条件下,依然记录下很多感人的故事。王冰笛分享了一位记者老师“临危受命”的过程:“一个马上要退休的科伦坡首席文字记者从头开始学纪录片怎么写脚本。我们在后方,只能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但是具体执行还得靠他们。他们全权负责前方的决策,想办法找当地的摄影师,老师甚至为了做这个项目延迟了退休。就是为了在自己职业生涯结束时要去做这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王冰笛发言现场

“在最终的成片中,能感受到每个人、每个创作者也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同行的力量’。所以最后我们把这个感受写到了片子的解说词里。”跨越山海,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一次次相逢,命运与共。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如此,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亦如此。

葛云飞:

“聚焦“一带一路”,聚焦每一位拍摄对象的故事。”

CGTN有24小时的全球纪录片频道,在全球各个地区,包括乌干达、柬埔寨、非洲等丝路上的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播出。作为规模较大的开放平台,GCTN积极寻找和拥抱与各国纪录片人的合作机会。CGTN专题部主编、主任记者、纪录片导演葛云飞带着他团队的作品《新丝路上的交响》分享了央视英文频道的纪录片部门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新丝路上的交响》海报


一、将聚焦人物变化作为拍摄主体

对于拍摄过程中聚焦的对象,葛云飞认为,纪录片在拍摄时首先要在故事层面知道想要去发现和探索什么。“十年前习主席发起‘一带一路’项目,对全球来说是一个重磅消息,那时大家都不知道十年之后变成什么样,所以我们的使命是了解过程。”他认为纪录片讲故事的时候要以人为本,用小人物驱动整个变化的过程,即使这些个体与“一带一路”没有太大的关联,但作为一个整体呈现时,他们便拥有影响世界的力量。


《新丝路上的交响》画面


“我们去柬埔寨的时候并不是想拍基础设施或者发电厂,而是想要去了解人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有了什么样的改善。”与此同时,创作团队在埃及也拍摄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当地有的人觉得建这个塔是非常烧钱的项目,但是当摄制组问他们是否能把这里建成一个新的迪拜时,他们说:“我们不是新的迪拜,是新的开罗,是法老的后代。”这些小人物跟“一带一路”可能没有什么太大关联,但拍摄燃起了他们内心的骄傲,这些个体成为向全世界宣传的一个符号。

二、拍摄的过程
是不断打破刻板印象的过程


“从画面角度来讲,尤其是在西方的刻板印象中,他们觉得发展中国家非常落后、非常脏、到处都是尘埃,但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完全不是这样的。它们非常繁荣。”纪实影像的一大作用,便在于打破偏见、向世界发出真实的声音。所以在影片里,纪录片人们基于图片分享更多故事,描绘出发展中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新丝路上的交响》中以“问题”和“答案”为牵引,采用“当地人讲当地事”的本土化视角讲述丝路故事,片中呈现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发展中国家,摆脱了西方传统叙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凝视。所以在影片里,纪录片人们基于图片分享更多故事,描绘出发展中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

葛云飞发言现场

葛云飞坦言道:“作为纪录片从业者,‘一带一路’项目是个非常大的平台,把我们联结到一起。普通人会因为“一带一路”带来的改变而感到震惊和兴奋,对于我们纪录片人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在此过程中合作和关联非常重要。”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联合沿线各国、推动共建共荣的重要世界级平台,中越、中柬等沿线各国在一系列的政策和机会的推动下展开了积极的创作合作,共同推出了如《共同之路》《新丝路上的交响》《通向繁荣之路》《镜观中国》等大量优秀的纪录作品,真实反映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交流、文明互鉴的美好图景。未来,多样的艺术、文化类合作也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步开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加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时代的记录:‘一带一路’与世界发展”圆桌讨论现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往期回顾


监制:何苏六责编:王悦阳 宁皓阳编辑:王辰现


节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