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商发行】央视热播《人民英雄刘志丹》一腔热血映党旗

2021-10-6

-1903-1936-

刘志丹

永远跟党走

优秀党员|革命领袖|人民英雄


《人民英雄刘志丹》由西部电影集团公司与黄土情联谊会联合制作出品,共六集。 


该片以刘志丹生平为主线,记述了他从一个热血青年到西北革命领袖的成长过程,将刘志丹的个人经历,融入到西北革命的宏大历史中,片中采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历史还原和情景再现等艺术手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景式展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文献纪录片。 


中华民族的崛起,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旧社会的暗无天日,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人所享受的明媚的阳光,安逸的生活,平静的呼吸……都曾是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


热血青年


 

1903年,刘志丹出生于干旱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刘志丹目睹家乡人民的苦难,萌生了为穷苦百姓翻身解放的信念。


榆中求学,在进步老师的思想启蒙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后赴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派往冯玉祥军中,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砥砺磨练,增长才干。


大革命不成功后,他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昔日的热血青年,成长为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职业革命家。


图片

艰难建军


大革命不成功的教训让刘志丹等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


红石峡会议上,他创造性地提出武装斗争的“三色理论”,先后带人打入地方军阀部队,开展兵运,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然而“左”倾错误路线的指挥,使刚刚组建的红军游击队几起几落。刘志丹他们愈挫愈奋,百折不回,终于创建了陕甘地区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


照金烽火


刘志丹等率领红和游击队在陕西耀县开辟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但由于“左”倾路线的瞎指挥,红2团南下渭华,遭受重大挫折,照金革命根据地也岌岌可危。


危难时刻,习仲勋, 等主持陕甘边特委在陈家坡召开会议,抵制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成立了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由于敌人重兵围攻照金薛家寨,王泰吉、刘志丹等率红军主力跳出包围,转战陕甘边。


南梁曙光


1933年11月,根据刘志丹建议,陕甘边党政军领导在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清算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影响,做出了三项重大决定。


包家寨会议成为陕甘边革命斗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甘肃华池县南梁正式成立,制定实施了十大政策,标志着以刘志丹、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边党政军领导在政治上的成熟。


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翻开了陕甘边革命斗争新的一页。


硕果仅存


1935年2月,刘志丹到陕北安定县灯盏湾看望正在养伤的谢子长,两位战友就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达成共识。两块根据地领导召开周家硷会议,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


在西北军委主席刘志丹指挥下,红26、27军密切配合,连战连捷,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解放陕北六座县城,使陕甘边、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


丰碑永铸


1935年9月,红25军长征到达永坪,与红26、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成立了新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左”倾教条主义者随即大搞“肃反”,逮捕了刘志丹等大批陕甘边党政军领导干部。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及时纠正了错误“肃反”。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东征,不幸在三交镇牺牲。1943年4月志丹陵落成后,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了隆重的移灵和公祭仪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评价了刘志丹同志光辉的一生。


广电总局重大文献影视片领导小组专家组在北京对《人民英雄刘志丹》审查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该片“对刘志丹同志评价恰当”、“把陕甘、陕北革命历史讲得准确、详实”,是近些年来讲述这段历史的影视片中做得最好的一部。


该片已于央视网播出,请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观看:

http://tv.cctv.com/2016/05/30/VIDEjpqFHWe67BlASoYbV3y9160530.shtml


《人民英雄刘志丹》

该纪录片由京商机构发行。

 

 


影视制作

节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