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6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中华酿造文明出发,以天酿美酒、道法自然的酿造哲学为依托,覆盖全球顶尖美酒的大型系列纪录片。
如今,市场上鲜有“酒”主题的纪录片。2020年1月19日,由江苏卫视与北京天润农影像联合出品的《酒美中国》第一季正式首播,根据CSM59数据显示,收视表现排在全国卫视黄金段前十名。这是中国第一部从中华酿造文明出发,以天酿美酒、道法自然的酿造哲学为依托,覆盖全球顶尖美酒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酒美中国》旨在从人类学的角度去探讨酒与人的关系,揭开美酒香气的秘密,破解酒的味道密码。目前,此系列纪录片正在优酷、腾讯等网络视频平台热播。
三年前,“天润农影像”投资制作的国内首部跨国拍摄、大投入的商业纪录片《茶界中国》曾被誉为“可以喝的纪录片”。迄今为止,《茶界中国》第一季不同时长版本,已经在央视、CGTN、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海内外近三百家电视台发行播出。2020年,《茶界中国》更是连获克罗地亚萨格勒布旅游电影节电视节目奖第一名、葡萄牙ART&TUR-国际旅游电影节历史与遗产类别第一名、美国好莱坞独立电影人奖及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荣誉提名奖,影响力持续在国际发酵。中国文化的优质内容纪录在国际传播中长尾效应明显,引发行业关注。
出品人、总制作人刘嘉带领“天润农影像”不断尝试大型生活认知纪录片的投资、制作与运营。作为一个从业近三十年的电视人,他一直保持前瞻性的眼光,创新探索的态度,从市场的角度去发现机会。如今,又一部可以喝的新作——系列纪录片《酒美中国》走进千家万户。
业界认为,《酒美中国》更像是《茶界中国》的另一种延续。作为《茶界中国》的姊妹篇,无论是茶文化,还是酒文化,这种用大型纪录片推动文化与商业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灵感与机遇。
为了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关于揭秘酒的香气和味道的大型纪录片,总制作人刘嘉带领年轻的策划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将近18个月的调研,从大量史料、文献、专著、网络资讯中梳理出了本部纪录片的三个重要维度:植物(花草水果、粮食谷物等酿酒原料)、水系(地理风土)和人。并以这三个维度出发,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寻找到与“酒”相关的诸多信息,确定了本部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酒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人对酒的偏好与乙醇的味道有关;人类酿酒文明的发展史,也是酿酒植物的发展史。在这个基础上,搭建起了整个八集的基本架构。之后,《酒美中国》主创策划团队走遍了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包括欧洲的瑞士,法国和葡萄牙以及日本大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在积累了十几万字的创意报告、文案和调研完成后,来自于海内外的多支摄制团队开始按照制片人的内容规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摄制,采用4K超高清模式,融合了显微摄影、高速摄影等多种技术手段,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奇观。在后期剪辑合成的阶段,挑战性地以观众收视习惯为基础,在较短的故事中呈现较强的戏剧性和可看性。
“美”的不止是酒,“陌生化”引发“惊奇感”
《酒美中国》真实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窥见世界和时代的缩影。质朴的素材,不断探寻生活的闪光点,用纪录片语言讲好人与酒的故事,破解酒的味道密码。制作人刘嘉介绍说整部纪录片坚持以中国的美酒为中心,延展到全世界观众熟悉或不熟悉的美酒,《酒美中国》是第一个被许可走进茅台酒核心勾调车间的纪录片项目,不仅第一次大范围地揭秘美酒的制作过程,味道和香气背后的秘密,还呈现出了一幅幅与“酒”相关的生活美学图景,传递的是中华美酒的酿造技艺、饮酒礼仪、美酒艺术和故事。
影片以一个个追求极致味道的人作为线索,让酒回归诞生之初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这在此前的纪录片中不曾出现。
在许多人看来,《酒美中国》“美”的不止是酒,更是纪实影像创作背后的“新套路”。
“让熟悉的东西陌生化”,这是总制片人刘嘉在制作《酒美中国》时反复跟团队强调的一句话。“陌生化就是建造一种惊奇感,让观众眼前一亮,有兴趣了解。”酒的颜色、口感、香味……喝酒的人多多少少都是熟悉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香气,香气又是如何形成的,观众在这方面获得的信息比较少。不管是茅台踩曲、郎酒的天藏洞养、汾酒的一把花椒还是桑干气泡酒的瓶中二次发酵,都让观众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惊奇感。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让“酒”的美更为生动,给观众留下有感知的深刻印象。
纪录片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常识分享,但《酒美中国》不仅仅满足于将更为生涩的知识科普给观众,还讲求一种“体验式分享”的感官享受。纪录片大量拍摄了美酒的制作过程,香气与味道的重重解密不仅给影片带来了些许悬念,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味觉、触觉、嗅觉,利用画面影像和解说信息,将香醇的“体验感”最精确地传达给观众。
品牌为内容赋能,纪录片的“新出口”
纪录片《酒美中国》不仅记录了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多种类型的美酒,还走出国门,将瑞士、法国、葡萄牙等国的葡萄酒制作传统,以及日本的清酒、梅子酒和经典威士忌与中国关联起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外美酒的对话,让世界发现了中国“酒”的流动之美、视觉之美、技艺之美。特别是长城葡萄酒的两个故事,桑干起泡酒和天赋葡萄酒,凸显了中国美酒的一次文化自信、消费自信。“中国风土”、“中国品牌”,无数酿造者们在用自己的力量告诉世界,这是独属于中国的“美酒味道”。
如今,电视荧幕涌现一大批制作精良、内涵丰富的国产优秀纪录片,数量与口碑都超过往年。目前,国内的纪录片制作团队正在积极寻找着实现作品商业价值的途径,而国内纪录片的制播受到资金难题限制的状况也逐渐减少。
《酒美中国》总制片人刘嘉介绍说:“在我们的团队中除了策划调研团队,节目外景拍摄团队,后期制作团队外,还有一支很重要的商务运营团队,她们年轻但经验丰富,专业而勤奋。她们在为《酒美中国》记录文化的同时,也促成了一次与企业合作的双赢,让中国的品牌力量通过节目实现了最大化的展现。”世界三大古老酿造酒之一的黄酒有14道工序,历经春夏秋冬。掌握这门技艺的师傅们凭借经验,一锤一锤的修缸,发酵的时候反复地搅拌,最终呈现出来的酒有这些酿酒人的心血,还有经历时光和岁月沉淀之后更为香醇的滋味。
看完影片的观众也记住了有乌篷船的绍兴和坚持古老技艺的“孔乙己”黄酒。美如画的江浙一带,洋河讲究“慢工夫”,用画面让观众看到“低温”,“三低工艺”造就了洋河“绵柔”的口感。天藏洞养,郎酒天宝洞班长的谨慎巡逻也让人惊叹。山洞一旦出现静电和明火就极易引发爆炸,酒坛上厚厚的酒苔,都让人明白一口好酒的来之不易。茅台、郎酒、洋河、汾酒、口子窖、酒鬼酒、天佑德等中国白酒在技艺上的专注与坚持,独特的工艺,独特的地理环境,让美酒成为一方口感的代言,也成为一方的文化名片。中国美酒技艺的传承者和酿造者们,在探索美酒香气和口感的路上不断迎接挑战,孜孜以求,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喝的每一口酒的确来之不易。
与荟萃全世界美酒的苏宁易购集团进行战略合作,与中粮酒业携旗下长城葡萄酒、酒鬼酒、名庄荟、孔乙己等品牌开展全渠道、全场景、全客群的深度合作,覆盖茅台、汾酒、郎酒、洋河、口子窖、天佑德等各大名酒,《酒美中国》通过品牌赋能,精细化发掘和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为《酒美中国》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与传播效果。《酒美中国》纪录片以产品运营、市场创新,产业化开发作为新的思路和价值变现的着眼点,对酒行业全面的感知以及深入了解,引领整个行业,实现商业纪录片的本质,搭建起品牌与纪录片的衔接桥梁,使观众对行业、品牌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
纪录片的市场爆点
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要义,如何把内容诉求与品牌关联起来,是商业纪录片要思考的一大问题。既要客观真实,又要考虑“收视率”和“完看率”,还要将品牌特性巧妙合理地植入其中,成了《酒美中国》创作的一大难题。
事实上,影片中没有关于酒的产品特点的介绍,重点还在于味道的“揭秘”。《酒美中国》总制片人刘嘉介绍说:“纪录片的记录者更像是观众的耳鼻喉舌,带领观众去了解“酒”是怎么诞生的,有什么样的口感,有什么样的香气,它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如何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它的地位和功能又有哪些改变。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观众对于品牌方的理解就更为深入具体。”
品牌是为内容服务的,而非内容为品牌服务。所以不少观众反映,看完的一瞬间,就想去买一瓶酒尝尝。但事实上影片并没有具体展示某一瓶酒的风格特点,而是将目光更多的放在抽象的意义上,比如“植物”、“风土”、“风味”、“香气”。从“地理即味道”、“风土即口感”、“香气即正义”出发,寻找到一个个追求极致味道的人和故事,弱化“品牌”,突出“个性”,反倒给观众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酒美中国》系列纪录片在展示中国美酒技艺、传递酿酒文明的同时,也将人的生活情感与酒连接起来,让酒之美更富有感染力,改变了很多观众对于美酒的认知。
《酒美中国》播出以后,对整个酒行业都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通过一个IP,改变观众对一个事物、一个行业的认知,形成新的市场爆点,这也是纪录片人对行业的一点点贡献。《酒美中国》总制片人刘嘉深度关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表示今年2021年将持续打造中国生活方式的新IP。
无论是“酒+纪录片”,还是“商品+纪录片”,商业与纪录片的结合推动着彼此更长远的发展与变革。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作为内容,需要在营销思维的指导下进行产品体系设计,打造适合于品牌共生的内容资源和IP品牌,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也是一个品牌赋能的时代,纪录片与产业的合作共赢,必将给创作者,给商业市场带来更多的挑战、启示和可能性。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