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6
《出山记》荣获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记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 现已部分院线上映
聚焦贵州贫困山区脱贫攻坚的纪录电影《出山记》于2018年4月16日荣获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记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
《出山记》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已看过该片的白岩松如是说:“《出山记》是一面镜子、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一种沟通”;“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是硬任务,从大层面上大家往往看到的是一个大方向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在这部片子里,终于让人们看到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脱贫故事,这面镜子照得是如此生动”;“《出山记》无论拍摄谁,用的都是一种平视态度,难能可贵”。
没有设计台词,没有演员,该片展现的是真实的乡间生活,活跃的是活生生的村里人,感动观众的是走出贫困的顽强努力。冷静的叙事中蕴含着激动人心的力量。这部与扶贫有关的主旋律电影,拍得妙趣横生。
《出山记》这部作品是总导演焦波带领团队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驻扎300多天,从实地拍摄取材的近400小时中凝练出约90分钟的影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的脱贫故事。大漆村平均海拔1260米,境内多悬崖,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全村985户4119人中贫困户有435户1803人,是贵州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基层干部不懈努力、百姓扭转思想勇于改变,大漆村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出山记》获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记录单元
评委会最佳作品奖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进行中
在颁奖现场,评委会的颁奖词为:导演带领摄制团队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不单成为骁勇善战的战斗员,又成为伴随日出日落的一介乡民。扎根乡村,愚公移山,春去秋来,栉风沐雨,他们在泥土里种植故事,为我们收获了一部故事性极强的纪录片《出山记》。《出山记》为我们展现了遵义贫困大山里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时代画面,为我们讲述了贫困的山民翻越脚下大山,战胜心头大山的曲折动人故事。《出山记》告诉我们,贫困路上的山再高,路再远,只要是摄像机捕捉到的视角和角落,都不会是脱贫路上被遗忘的远方。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进行中
焦波在获奖时发出感慨说:“此时此刻,我想到第一句话是‘种花要谢护花人’”。
“任何一个纪录片人,他种的“花”,绝不是孤芳自赏,要拿出来请大家说好说歹,所以感谢评委对这部片子的厚爱,你们是花的鉴赏者,护花使者!有你们的看中呵护推荐,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它的芬芳”。
图片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进行中
“我想到第二句话是‘吃瓜要谢种瓜人’ ”。
“说到种瓜,我深情地感谢遵义市委宣传部!感谢郑欣部长!感谢他们给我创造那么好的条件,给我的创作那么大的尺度!感谢我们的合作者遵义广播电视台,感谢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感谢石朝乡,感谢大漆村,感谢片子里的三个主人公和他们的家人一年多的无私配合支持!我多情地感谢我年轻的、年年丰收的拍摄团队。自《乡村里的中国》之后,六年扎根六个乡村,拍了七部片子!我重情地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家人容忍我支持我每拍一部片子都要在外一年,在外一年才拍一部片子”。
焦波
“最后我想说的是‘种花要谢赏花人,种瓜要谢吃瓜人’ ”。
“片子拍出来了,观众都是‘赏花人’都是‘吃瓜群众’。好看不好看,是苦是甜,由你们评判。反正今天我的心是甜的,是美的。不说别的,这个沉甸甸的奖牌抚慰了我们步行去一个悬崖村,往返28次,我摔倒12次的伤痛和尴尬!” 。
瑶瑶小编在文章的最后送大家一枚彩蛋哟~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奇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纪录片?
瑶瑶小编带你去看看导演焦波是怎么说的
(以下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那么,看过电影的他们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事实上这些搬迁出来的人都很迷茫,还有很多难舍难分的痛苦。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下来的,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但经历者正是在这种失去与获得中开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白岩松说:“《出山记》这部纪录影片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看见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脱贫故事,以工匠精神的态度,在脱贫的人和帮助脱贫的人之间,实现了一个沟通。”
著名媒体人杨浪说:“纪实的纪录片不单应当是纪实的,而且应该是历史的。现在做的纪录片总是粉饰的东西太多,讴歌的东西太多,而像这样的直面生活、直面矛盾和冲突的作品太少了,但是这正是我们真正最应该做的。”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