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战争通史》安史之乱(三):安贼逞凶势 帝退马嵬坡

2022-11-4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高居无为的唐玄宗与其爱妃杨玉环在骊山华清宫,一边安享骊山温泉,一边等待着当时身兼数职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赴华清池之约。
然而,唐玄宗等来的却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的消息,他不相信这个自己恩宠备至的胡儿会窥觑他的江山。但事实是承平日久的唐王朝,兵不知战,安禄山所过郡县望风披靡,太原被袭,河北沦陷,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再也无法与美人安心享受温泉了。这个他亲手推上盛世巅峰的王朝,是否就这样跌落谷底了呢?

《中华战争通史》
时长:25分钟×100集
画质:高清
类型:大型历史战争系列纪录片
发行机构:京商传媒发行

中华战争通史·安史之乱(三)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以奉诏讨伐奸臣杨国忠、清君侧的名号在范阳(今北京西南)起兵叛乱,蓄谋已久的安禄山叛军从范阳一路南下,经博陵(今河北蠡县),过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势如破竹,仅用了二十多天便抵达黄河岸边的灵昌郡(今河南滑县),唐军猝不及防、一路溃败。

安禄山眼看着成功过半,滚滚而来的黄河水却阻挡了他的脚步。
看着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安禄山不知是喜是忧,他进京无数次的路过这里,山川地形早已熟记于心,或许从起兵那一刻起,他便想好了对策,眼下只待天气能如他所愿。
已经七十多岁的唐玄宗,纵使一生有过太多的辉煌经历,但听到太多的阿谀奉承,真真假假已无力分辨。此时的唐玄宗轻信了臣子们的速胜言论,漫不经心地布置下三道防线。
他相信杨国忠的宽慰,没有人会响应安禄山的反叛,却不知陈留(今河南开封)太守张介然,看着安禄山绵延数十里的十万铁骑惊恐不已,不战而降。安禄山不费吹灰之力便破了唐玄宗的第一道的防线。

兵至陈留(今河南开封)城下,安禄山得知押在京城的儿子安庆宗已被玄宗处死,仰天痛哭,
“我为朝廷除害有何罪,为何要杀我儿。”

安禄山不能理解唐玄宗为何要这么做,而是将这把怒火烧到了无辜百姓身上。

安禄山痛失爱子,从此心性大变,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两天后,便攻打到唐玄宗的第二道防线地,荥阳。荥阳北临黄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唐玄宗派遣重要官员到荥阳募兵防守,不料安禄山大军来势汹汹,荥阳四面被围,擂鼓震天。《资治通鉴》中记载,荥阳城上的士兵被安禄山的鼓角声吓得自坠如雨。
被速胜言论蒙蔽的唐玄宗,依然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他看不到安禄山正以凌厉的攻势向自己逼近。
洛阳城的战火能否让唐玄宗从太平美梦中醒来呢?
唐玄宗布下的第三道防线,东都洛阳,由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领兵,与安禄山的铁骑在洛阳城外血战六天,最终溃败。十二月十三日,安禄山叛军攻入洛阳城,东都失陷。
这一消息对唐玄宗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做了这么多年太平天子,他从未想过自己最宠信的臣子会背叛自己。

从范阳(今北京西南)到洛阳绵延一千六百里,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仅用了三十多天,便占领了大唐的东都。这一天对于安禄山来说,早已迫不及待,攻下洛阳,长安便指日可取。而面对眼前的繁华,对权力的憧憬,对奢华生活的渴望,让安禄山的贪念变得更大了。

封常清洛阳战败,率众逃到陕郡(今河南三门峡),与上司高仙芝汇合,将两军所面临的形势告知高仙芝,承认自己低估了安禄山叛军的实力,并建议高仙芝退守潼关。眼下对于长安来说,潼关是目前唯一的屏障,却无兵驻守,一旦叛军破关而入,长安就危在旦夕。
高仙芝听从了封常清的建议,率军急速回撤,奔赴潼关。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城北,这里西接华山,南靠秦岭,北临黄河,东面山峰连接,地势险要,是秦、晋、豫三地要冲,所以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
退守潼关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整合队伍,凭借着潼关的天险,第一次率军守住了唐军阵营。然而唐朝军事上的转机却敌不过朝廷政治上的腐朽。国难当头,将军浴血奋战换来的却是宦官陷害,自砍梁柱。

唐玄宗正需要有人来承担唐军一溃千里的责任,边令诚的诬告似乎来得正是时候。唐玄宗一道敕令,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

内斗造成的政治大溃败才刚刚开始,面对安禄山一天天逼近的战火,潼关又会由谁来守?
几经思虑,唐玄宗选择了瘫痪在床的老将哥舒翰。哥舒翰与安禄山虽同为胡人,但出身名门的哥舒翰,向来瞧不上小混混出身的安禄山。唐玄宗天真的相信,尽管哥舒翰瘫痪在床,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凭借他在西域的威名,也足以震慑叛军。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驻守潼关。自范阳(今北京西南)起兵以来,安禄山以不可抵御之势横扫大唐半壁江山,短暂的胜利助长了安禄山的气焰,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自称雄武皇帝,年号为圣武元年。洛阳称帝后,安禄山放慢了进攻的脚步,忙于享受他渴望已久的荣华,而这个出身互市牙郎的胡儿黄袍加身,却让唐玄宗看清了花言巧语笼罩下的权臣真实面目。

驻守潼关的半年时间里,哥舒翰先后三次击败了安禄山的先头部队,使得叛军只能徘徊在潼关以外,无法逼近长安。此时河北地区的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联合起来对抗叛军,镇守大本营的史思明接连惨败。持续的战争令唐军将士们对这场以诛杨国忠为名的叛乱感到疲惫,也因此痛恨骄纵召乱的杨国忠。军中对杨国忠的不满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将士提议诛杀杨国忠,顺应安禄山的要求。哥舒翰与将士们
尚未商量出计谋之时,杨通过耳目得知了此事。

为了自保,杨国忠奏请玄宗:“今潼关兵众虽多,而后继无兵,一旦失利,长安危在旦夕?臣请选三千监牧小儿,组建京师卫队,加强训练。”得到玄宗许可后,杨国忠又以防御叛军为由,花重金招募一万人,屯驻灞上(今西安市东),令亲信杜乾运率领。

对于杨国忠的算盘,哥舒翰心知肚明。为了避免自己腹背受敌,他奏请玄宗将灞上屯军归属于潼关。公元756年六月一日,哥舒翰把杜乾运召来潼关,找了个借口,将其除掉,于是,将相之间的矛盾也由此恶化。
封常清、高仙芝两元大将死后,哥舒翰率军死守潼关,半年里,河北地区和洛阳以南的地方,军民纷纷起兵,联合抵抗叛军,安禄山逐渐陷入四面受困的境地。

然而唐军的将相不和,相互提防,却给了他见缝插针的机会。于是,安禄山在潼关城外布下疑兵,诱惑唐军出战。这场叛乱从开始以来就不只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打败唐玄宗的不是安禄山,而是唐玄宗自己。一路溃败令他有些惊惶失措,做了几十年的太平天子,他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其一代帝王的尊严,以抚慰他苍老而惶惧的内心。就在这时,有人向玄宗透露消息,说叛将崔乾祐在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只有不到四千人的兵力,且羸弱不堪,又无防备,此时出兵定能全胜。

唐玄宗信以为真,即刻命令哥舒翰出战,收复陕郡和洛阳。殊不知这正是安禄山的诱敌之计。哥舒翰虽然病体沉重,可凭借着昔日的作战经验,他清醒地意识到此时出兵无疑是羊入虎口,便上奏,说:“官军据险以扼其进路,利在坚守。何况贼兵残虐百姓,失去人心,兵势日蹙,将发生内变,乘其内变,可不战而擒。”

而杨国忠却不以为然,甚至怀疑哥舒翰是因为心存害己之念才坚守不出,便在玄宗身边进言,此时若不出兵,恐怕错失良机。于是,信以为真的唐玄宗再次派人前去潼关催促哥舒翰出兵。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哥舒翰面对一纸出兵诏书,抚胸恸哭,引兵出关。三日后,哥舒翰带兵东出潼关百余里,与叛将崔乾祐的军队在灵宝(今河南灵宝)相遇,这里南面靠山,北面是黄河。

崔乾祐据险以待,战场就在七十里长的狭长地带上战斗持续了两天时间,最后逃回潼关的仅剩八千余人。六月九日,崔乾祐攻入潼关,城中守兵所剩无几,叛军顺利入城,固若金汤的潼关沦陷了,哥舒翰投降了安禄山。唐朝以烽火为信号传递军情,边塞之地大约每隔三十里,设一处烽火报警点。每日天黑,放烟一炬,称为平安火。安禄山造反以来,东、西两都之间,也启用了烽火报警。

此刻的唐玄宗等候多时也未见平安火燃起,一种不祥的念头涌上心头:潼关完了。这时他才真正产生恐惧之感,派出去的大将都无法抵抗安禄山叛军,下一步该怎么走?

朝中宰相建议唐玄宗离开长安,找个安全的地方避难。可哪里又是安全的呢?杨国忠提出驾幸剑南以避贼。剑南就是剑南道,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置,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唐代诗人李白在其《蜀道难》中形容通往蜀中的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正因蜀道艰险,有剑门关这个险要的隘口,只要少量兵马便足以阻止叛军的追击,加上蜀中富庶的自然条件,四周皆高山峻岭,远离各敌对政权的侵扰。但逃出长安,便意味着唐朝遭受建都以来最大的失败,甚至有可能导致政权覆灭,帝国瓦解。尽管如此,唐玄宗已别无他选,最终还是决定了避难蜀地。

经过一天一夜马不停蹄的颠簸,六月十四日中午,一路车马劳顿,唐玄宗一行终于远离长安百余里,饥饿疲惫下,只好停至马嵬驿歇息。马嵬驿,又叫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在唐朝历史上,马嵬坡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因为这里上演了一幕痛彻人心的爱情悲剧,在这里,人们看到了唐玄宗作为皇帝的孤独,作为帝王的无奈,也看到了杨贵妃的无助和无辜。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历史记住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授权转载自重说近代史公众号,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节目展示